2025.7.10 19:48 组委会
点击数:193
一、工艺背景
本项目围绕传统白茶手工工艺制茶数字化生产需求,针对白茶加工关键萎凋环节,拟通过现代传感器技术、图像分析技术、光谱数据分析技术等,提取和分析形态、颜色、纹理、光谱等特征,构建与品质关联的算法或模型,达到智能判别萎凋程度的目的,为多参数协同优化萎凋过程提供智能决策,助力白茶生产提质增效。
实验采集的数据集对象为福建南平地区白茶传统加工工艺,加工环境为带有温度、湿度调节的晾青房,采用传统层架式晾青架(如图1),晾青盘为竹编圆盘,每盘面积1平方米。
图1 带传感器的萎凋架及萎凋盘
二、数据集情况
(一)采集设备
本次提供的数据集分为图片数据集和高光谱数据集(400nm-1000nm,相机型号SPECIM FX10),具体参数可到该品牌官网查询。
图1 高光谱相机品牌型号
(二)数据集说明
1. 图片数据:按时间顺序排列,按每盘1斤,1.5斤,2斤茶青分为3个处理,每9个小时每个处理 拍360张图片,共9720张图片。
2. 光谱数据:按时间顺序排列(时间点与图片数据同期),按每盘1斤,1.5斤,2斤茶青分为3 个处理,每9个小时每个处理进行高光谱数据采集。
(三)茶青萎凋温湿度环境
实验采集的数据集对象为福建南平地区白茶传统加工工艺,加工环境为带有温度、湿度调节的晾青房,温湿度如下表:
(四)评判标准
经茶叶专家和制茶师结合干燥度、图片和生理生化指标,把白茶萎凋过程分为6个萎凋程度,具体评判建议如下:
(五)数据链接
百度网盘:
链接: https://pan.baidu.com/s/1L0EXhOUc5v4V42AvqAMGeA 提取码: a93t